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
高效课堂中“动”的误区
--王磊老师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反思之4
我们都知道,只有动静结合,才能产生高效课堂。
动态课堂,就是教师要和学生互动,也就是对话,课堂气氛才能活跃。小组讨论、合作学习、游戏竞赛都是动态课堂的形式,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。
相比较而言,我的课堂既不是静态课堂也不是动态课堂,基本是教师一言堂,我讲学生听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力最差。因学风太差,我基本不采用小组讨论,觉得那是浪费时间,更怕学生借机聊天,如此教学形式,课堂必定高耗低效。
动态课堂的实质,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,使得学生思维一直处于被激发状态,但我们也要提防动态课堂的误区。
比如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,学生在热闹中注意力无法集中,学习效果差,一节课师生皆忙忙碌碌,但课堂秩序混乱,学生收获无多。
造成动态课堂低效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目标不明确,造成了课堂活动漫无目的,有时候教师自己都搞不清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,这样的活动是否能使学生迅速达到学习目标。
小组讨论一定要目标明确,讨论要出成果。有的教师喜欢用“发现式”教学法,看起来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,但他没有安排具体的学习目标。如有的老师上自读课文时,一上课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书,发现问题,小组讨论解决,但不少孩子对自读不感兴趣,呵欠连天,即使找到一些问题,讨论时也是泛泛而谈,有的讨论和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关系,更有甚者,趁此机会吹牛聊天。这样的课堂看似采用了“小组讨论”的动态教学模式,但课堂低效,学生学完课文后还是云里雾里,不知所以。
在我看来,不论是动态课堂还是静态课堂,其核心都要围绕教学目标高效学习,使学生都要有所收获,学有所得。
今日日程
一、今日天气:晴,昨晚0点睡觉,今早6点起床,今天是我写行动日记第1333天。
二、今日记录:早6点起床,听催眠课程半小时。于7点和家人上凤凰山,背水浇菜2次。9点更新博客日志并上网交流。午饭后刷锅洗碗,午睡至15点,起床后批阅女儿的两篇课外文言文阅读,女儿的正确性都比较高,看来女儿的古文阅读能力还是不错的,而后让女儿给我讲解了这两篇课外文言文,我看着都吃力的文言文,女儿竟能流畅地翻译,真的让我惊诧。17点,我阅读《平凡的世界》2章,自从实施激励措施以来,女儿阅读《平凡的世界》速度竟是我的两倍!晚饭后我和妻女逛街,购物三十余元。返家后我做高效课堂学习笔记3页,书写了阅读感悟。22点书写了当日日记。
三、今日健康、感恩、读书。
跑步2000米,上凤凰山锻炼。听《大秦帝国》第五部307、308集。阅读莫言长篇小说《食草一族》上部61至70页。阅读《励志人生》总第75期101至110页。阅读励志书《羊皮卷的启示》301至310页。阅读《教师成长足迹》第9辑251至260页。阅读《班主任工作漫谈》上部91至100页。
评论